你好,欢迎来到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! 免费注册

中文简体ENGLISH

→ 河运国脉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历史上的黄河

2018-01-02 09:15

黄河的形成与发育

    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黄河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形成的呢?为了查清楚黄河的出生年代,地学家和考古学家运用多种先进的方法,进行了多年的艰苦工作,终于得出最新的研究成果:黄河发育于150万年以前,由地壳运动和侵蚀、搬运、堆积等共同作用,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逐渐形成。
    "沧桑巨变"是比喻人世间变化巨大,原意是说茫茫大海变成了农桑之田。黄河从远古走到今天,虽然还不是沧海桑田,但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。距今150万年以前,在地质学上称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早更新世年代,那时,在现在的黄河流域内,有许多古湖盆。大约距今150万年至110万年之间,在先前的那些古湖盆的西边,又出现了古扎陵湖、古鄂陵湖和若而盖湖;今天的渤海,在当时也是一个内陆湖盆。这些湖盆都是当地河流的归宿,湖盆相互之间并不连通,只是形成各自独立的内陆水系,但它们的形成与发育,已经在孕育着伟大的黄河。
    距今115万年至10万年之间,黄河流域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,湖盆之间的隆起带明显上升,河流急剧下切。强烈的地质活动不但使早期古河道加深加宽,同时水流本身巨大的溯源侵蚀作用,使早有的断断续续的河道逐渐贯通。在距今50万年至10万年之间,黄河流域内除个别古湖盆还单独存在外,其他的则由于黄河古水文网络的形成,河流纷纷归入大河,黄河基本贯通,黄河河道也基本上定型了。可以说,黄河孕育于距今150万年以前,在距今50万年至10万年之间初具规模。
    "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"。古代人不知道黄河的源头,也不知道黄河发育的历史渊源,认为这气势恢弘的大河来自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天,奔腾东去直到天之尽头的大海。他们认为这一切自古如此。实际上,黄河奔流入海的历史也是有据可查的。
    在距今10万年至1万年之间,黄河流域内的大部分古湖盆都已消亡,逐步演变成为上下贯通的黄河。同时古黄海西侵,在今天津以东形成了古渤海,从此,黄河自天津湖入渤海。在这个地质过程中,黄河的水流侵蚀力不断地对河床发生作用,在地质作用中上升的河段,水流侵蚀力使河床不断刷深,而下陷的河段又不断淤积抬高,日复一日O在大约距今1万年时,古渤海又两次西侵至今运河附近,海平面的抬升,使黄河水不能继续顺畅地东流入海,而在大陆上泛滥肆虐,这才有了后来的"大禹治水"和禹王故道。


下游河道的变迁

    正如历史的脚步没有片刻的停息一样,黄河也是在不断运动中发育的。进入有籍可考的年代后,黄河仍在不断地变化,俗话所说的"三十年河东、三十年河西",虽有些夸张,但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河道频繁变迁的情景。黄河河道的变迁,在上、中、下游均发生过,但上、中游河段的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的影响不是很大。黄河河道重大而频繁的变迁,主要发生在下游。
    由于水少沙多,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,长此以往,河道被淤塞,河水不能顺畅下泄,只好"另辟蹊径"。历史上对黄河决口改道的记载很多,但专家们把黄河河道的重大变迁归为5次。
    据历史文献考证,从公元前602年到中华民国年间,黄河大致沿着北、中、南3个方向的路线,交替入海。北路,从马颊河以北至天津入海,大致有670年;南路,即在现行河道以南夺淮河入海,大致720余年;中路,即沿现行河道于山东利津附近入海。总历时1211年。
    历代黄河在大平原上变迁,大量泥沙淤积,凡过去黄河行经的故道,都成为一条高出地面的沙带,时至今日,我们还能看到古黄河迁徙所留下的痕迹。
    (一)禹河
    传说在远古时代,黄河发生大洪水,泛滥于天下。后来大禹治水,采用疏导的方法,把洪水分为"九河",导流入渤海,平息了水患。在我国,"九"是极言其多,而不一定是说有九条河流。最早记载黄河的地理著作是《尚书·禹贡》和《山海经》,这两本书中对远古时期黄河的描述与今天的考古发现大致相符合,都认为在夏、商、周时期,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,低洼处分布着许多湖泊,河流串通了湖泊后,分为数支,在平原上散漫游荡,同归渤海。
    《尚书》,是一部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性著作,《禹贡》是其中的一篇,作者不详。现在人们认为,它是战国时期的作品。它用自然分区的方法记述当时的地理情况,把全国分为"九州",假托为大禹治水以后的行政区划制度。它对黄河流域的山岭、河流、籔泽、土壤、物产、贡赋和交通,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。后人把《禹贡》中描述的黄河河道,称为"禹河"或"禹王故道"。
    根据古文献记载和地质条件的分析,古黄河在下游漫流期间,沿途接纳了由太行山流出的大小支流,它流出今孟津后,经现修武、获嘉、新乡、卫辉、淇县、汤阴及安阳、邯郸、邢台等地的东侧,穿过大陆泽,散流入渤海。
    (二)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河道
    研究黄河的人,把"禹河"视为有资料记载以来最原始的河道,而最早一次大的河道变迁发生在公元前602年,就是周定王五年。
    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把都城迁往今洛阳东边,中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中游向下游方向转移。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,周王朝各个诸侯国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,在几百年间,"春秋五霸"、"战国七雄'相继出现在历史舞台上,各领风骚。这时,人们已经认识到,黄河是一条有益也有害的大河。他们在筑堤防洪的同时、,着手开发被河水淤漫的滩涂。堤防工程的修建使得黄河改变了洪荒时代漫流的状况,在堤防约束下,散漫于平原上的河流逐渐合而为一。
    堤防的约束,使河流就范,但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中,致使河床不断抬高。周定王五年,黄河在黎阳宿胥口决徙,主流由禹王故道的东北,经现在的濮阳、大名、冠县、临清、平原、沧州等地在黄骆流入渤海。这条河道一直维持到西汉时期,历经600多年,被称为西汉大河。
    西汉时期,随着经济发展,人口增多,人们开始在堤内再修堤防,并在滩地内耕种,建造房屋,比战国时期更为复杂的河道、更加曲折的堤线和更为显著的地上河,都增加了黄河决口的可能性。公元前132年,黄河在濮阳瓠子决口,溃水向东南冲入巨野泽,泛滥入淮。泛流20余年后,口门才得以堵复。之后小的决溢不断,公元11年,黄河在魏郡决口,洪水在冀鲁之间泛滥近60年,造成了黄河的第二次大改道。
    (三)东汉至隋唐黄河
    东汉河道保持了近千年,其间王景治河对保持流路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公元69年,汉明帝派王景治河,将河分流,并自豪阳至千乘(今山东高青县东北)筑堤千里,加之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河道治理措施,稳定了流路,新河顺畅入海。
    这一时期,黄河经今濮阳、范县及高唐、平原,在利津一带入海,河道被称为东汉故道。这条河道,历经魏、晋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北宋时代,晚唐和宋朝初年,黄河又在濮阳、滑县之间决溢频繁。
    (四)北宋黄河    
    北宋,是黄河灾害日益严重、河道变迁十分剧烈的一个时代。古人说"黄河清,圣人出",可见,人们是把黄河的安澜和政治的清明联系在一起的。北宋时期,建都开封,黄河下游成为全国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中心。黄河与统治者的利益密切相关,宋王朝对黄河的治理相当重视,当时的朝廷重臣欧阳修、文彦博、苏辙等都提出过治河主张。人们进行了深入的治河探索,发展了埽工等堤防工程修筑技术,还开始了放淤改土的实践,把黄河水沙综合利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。但这一时期,由于河道淤积,河患明显增多;更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日益强大,北辽的入侵成为北宋王朝的心腹之患,黄河治理之策常受到军事的影响,增加了是否能以黄河为天堑、遏制南犯之敌的内容。
    在宋代前期,黄河大致维持了东汉时的流路,后期河道淤高,险象丛生。1048年,黄河在濮阳商胡埽决口,改道北流,夺永济渠从今天津入海,这便是历史上黄河河道第三次大的变迁。
    之后的十余年间,黄河又多次发生决溢,朝中的治理主张也多不一致,与政治上存在"主和派"与"主战派"一样,在治河问题上,也出现了两派意见。一方主张回河东流,一方主张让黄河改道北流。在这段时间内,大河一直在以上两种主张的影响下摆来摆去。
    (五)金元至明清黄河 
    1128年,金兵南下,南宋边防告急。11月,东京(今开封)留守杜充在黄河南岸汲县(今卫辉市)与滑县之间(关于这次改道的地点,还有其他说法)掘开堤防御敌。但是,以水代兵的方法往往是愚蠢而无效的,冲出堤防的洪水不仅没有阻挡住金兵南进的步伐,反而使黄河南泛夺淮入黄海,造成了又一次大改道。
    在黄河夺淮的700多年间,江苏淮阴以上,河道摆动频繁,淮阴以下淤积严重,河口延伸迅速。自明代永乐定都北京以后,发展漕运,治理黄河以保漕运为主要目的,明代前期修筑堤防时曾一度重北轻南,15世纪初黄河在郑州以下于南岸分四路入淮;1495年,为防黄河北犯滑运,又在黄河北岸加修了太行堤,从此,河势更加趋向南边。
    1546年以后,开封至砀山之间修建了南岸堤防,大河有了固定的河道,黄河经今兰考、商丘、砀山、徐州、宿迁、淮阴、涟水入黄海。这一流路一直延至清代后期,今称明清故道。
    (六)现行河道
    1855年6月,黄河在铜瓦厢(今兰考东坝头)决口,主流先流向西北又折向东北,冲决张秋运河,直接危及统治者利益。清政府在决口之初就拟兴工堵口,但当时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农民运动方兴未艾,清政府竭尽全力镇压,实在无暇也无力顾及河决之事,咸丰皇帝下诏暂缓堵合,从此黄河夺大清河由山东利津入渤海,这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大改道。
    黄河决口后,由于铜瓦厢以下河无定槽。至同治初年,清政府才劝谕各州县自筹经费,在新河两岸顺河修筑民埝,以防淹漫。大约在1885年,朝廷修建的新河堤防才陆续建立起来。
    新河形成后,铜瓦厢以下河道溯源冲刷,河床下切,此时河南境内很少出现决溢。1933年一次大洪水,河南决溢多达50余处。此后,河南黄河决溢逐渐增多。
    1938年,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西进,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堤防,全河夺流改道,从沙河、颍河入淮河,黄河在豫、皖、苏泛滥长达9年。1947年6月15日,花园口口门堵复,黄河回归故道。
    从铜瓦厢决口至今的140多年来,除1938年人为扒口改道的9年外,黄河一直经濮阳、范县,至张秋穿过运河入大清河,在利津入海。铜瓦厢改道后,由于水力溯源冲刷,铜瓦厢以上两岸变成了高滩,形成了较为有利的河床。自1947年黄河归故迄今,已安流50余年,由于泥沙淤积,河床抬高,在下游又加重了地上悬河形势。但如果与历史上长达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河道相比较,现行河道仍是一条年轻的河道。
    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情况见下图。


 严重的自然灾害

    历史上,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,多沙、悬河、善淤、善徙、善决。特别是下游,洪水决溢十分频繁,"三年两决口,百年一改道"是后人对黄河洪水灾害的形象描述;同时,黄河流域也经常遭受旱魃肆虐。黄河的水旱灾害,给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。
肆虐的水灾     
    一、水患深重
    黄河暴雨洪水,多发生在每年的7月至10月,称为"伏秋大汛"。冰凌洪水,多发生在二三月份,称为"凌汛"。伏秋大汛和凌汛决口,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。
    据史料统计,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,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年份有543年,改道26次,其中重大的迁徙5次。黄河决口泛滥范围,北抵天津,南达江淮,河道在黄淮海大平原间多次摆动。
    黄河泥沙含量高居世界河流之首。早在汗代,就有"一石水而六斗泥"的说法。由于水少沙多,大量泥沙不断淤积在下游河道,日积月累,形成河床明显高出两岸地面的"悬河",悬差高达数米至十数米。奔腾的河水仅靠两条堤防束缚,洪水一旦破堤决口后,犹如垮坝水流,高速倾泻,势如高屋建瓴,一泻千里,其摧毁作用,远远超过一般平原河流。
    黄河洪水能给两岸城乡造成毁灭性灾难。每次黄河改道,都会冲毁当地的田园村舍,常有整个村镇甚至整个城市遭受灭顶之灾的惨事。黄河岸边的七朝古都开封,历史上曾6次被黄河水淹没,每次淹没,都给开封人民带来毁灭性灾难。据考古发掘证实,今天我们看到的开封,城下有城:宋代开封城基在今天地面以下8 米,明代周王府厅堂在今天地面以下4.6米;徐州市附近的黄河故道下也发掘出古徐州城的遗址。
    由于黄河多沙的特性,洪水决溢后水退沙存,大量房舍、良田、河渠、道路、水井等被泥沙淤埋,土地沙化,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,多年难以恢复。1938年,黄河在花园口被人为扒口改道后,形成了黄泛区,直到现在,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还尚未完全消除。每次洪水决溢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,对政治稳定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破坏,更是难以用数字来计算。
    我国最早关于大洪水的传说,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尧舜时代,人们纷纷逃离被洪水冲毁的家园。经过鲧9年、禹13年的治理,才平息了水患。春秋战国时期,也有特大"霖雨"的记载。西汉以后,关于水灾的记述就更多了。作为国家的心腹之患,越到近代,史籍对黄河洪水和灾害的记录越详细。黄河流域的水灾可谓"史不绝书"。
    清代到民国年间,黄河中下游发生的特大洪水主要有以下几次:
    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,从农历七月十五日到十九日,黄河的支流伊、洛、沁河和黄河潼关至孟津干流区间,猛降大雨,暴雨中心在河南新安县,伊、洛河决溢。据分析推算,花园口洪峰流量为32000立方米每秒,洪水到达下游后,当时的武陟、荥泽、阳武、祥符、兰阳等堤段南北两岸都发生决溢,中牟的杨桥决口口门达"数百丈",河水直趋贾鲁河。在这场大洪水中,黄河下游决口26 处,伊洛河夹滩地区水深"一丈以上",洛阳、巩县城内都遭水淹,沁阳、修武、武防、博爱等大水灌城,水深"五六尺"甚至"深达丈余"。河南、山东、安徽3省数十个州、县被淹。
    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七月,黄河再次发生特大洪水,根据当时官方上报的陕县万锦滩水情,这次洪水涨势迅猛,前面的洪水还未落下,后续的洪水接踵而至,浪头排山倒海,一日十个时辰之间,涨水"二丈八寸",这样的涨势为史籍记载上从未有过。洪水在陕县一带造成了很大的灾难,至今当地还流传着"道光二十三, 黄河涨上天,冲走太阳渡,捎走万锦滩"的民谣。这年的六月,黄河下游的中牟本已决口,在这次洪水中,中牟的口门被冲得更大,达到"三百多丈",大水分两股直趋东南,河南的中牟、尉氏、祥符、通许、陈留、淮阳、扶沟、西华、太康、杞县、鹿邑,安徽的太和、阜阳、颍上等地普遍遭受洪水泛滥之灾。后人根据洪水痕迹分析推算,陕县当时洪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,是历史调查最大洪水。
    1933年8月10日,黄河陕县站出现了自1919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,最大洪峰流量达22000立方米每秒,河南温县、武陟、长垣、兰封、考城等地,南北两岸共有50多处决口,曹县、巨野、定陶、单县惨遭淹没。徐州环城黄河故堤,被冲决"十余里"。洪流一股指北,使濮阳、范县、寿张、阳谷四县尽成泽国;一股指南,侵入安徽。大水淹及当时的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4省的30个县,受灾面积6592平方公里,273万人受灾,死亡1.27万人,估计这次水灾损失折合银圆2.7亿元。
    二、洪水与"以水代兵"
    黄河决溢,由于自然和经济原因,堵复十分困难,有时大河决口后,10年、20年口门不能堵复,黄水横流,肆虐为患。当然也有决口有意不堵的怪事。王莽始建国三年(公元11年),黄河在今濮阳以北的魏郡境决口。王莽认为黄河改道东流,他家的祖坟就不再受水患困扰,为了一己之私利,不予堵复,任河水自由泛滥。
    历史上的黄河决溢中,有的是出于军事目的、人为破坏堤防造成的。
    春秋战国时期,黄河下游修筑堤防已很普遍,由于诸侯分立,各自为政,修堤往往以邻为整,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,常常以水代兵,人为决河的现象不断发生:公元前359年,楚国伐魏,决河灌长垣;公元前332年,齐、魏联合伐赵,赵国决河放水,齐、魏联军在滚滚洪水逼迫下退却;公元前281年,赵国在伐卫中再次决河。决河在攻伐中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但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。
    这一时期,最著名的"以水代兵"发生在公元前225年,准备统一中国的秦始皇,在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灭亡了韩国、赵国和燕国之后,又把目光投向了魏国。眼看邻国相继被攻破,魏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。秦只派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,率领10万大军包围魏国的都城大梁,并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。在洪水和大军的威胁下,仅3个月,魏国就被灭亡了。当年魏惠王开挖鸿沟,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,发展经济,富国强兵进而称霸中原,他决不会想到在百余年之后,从鸿沟引来的河水会助纣为虐,殃害了他的子孙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了这一事件。
    秦决河灌大梁灭魏,将战国时期的以水代兵推向了最高潮,而南宋杜充决河则影响了黄河河道的变迁。1128年,南宋赵构政权为了阻止金兵南进,东京留守杜充决开黄河,以水代兵。结果,这次人为决河不仅没有阻止金兵的铁骑,反而造成巨大灾害,成为历史上黄河长期南泛入淮的开始。
    北宋时期,黄河曾一度被视为天然的军事屏障,希望利用黄河这一"天堑"在军事上发挥作用。当时契丹在"东流"以北,而北流也已是在契丹的领地之内。由于契丹觊觎中原已久,主张东流的大臣文彦博等人都认为,河不东流中原就失去抵御辽军的天然屏障,右司谏王觌更为明确地指出:沧州是遏制辽军的要塞,河不东流后,沧州在河的南岸,辽军从沧州可以直抵京师,其间略无阻隔。而苏辙等人则认为,而今的黄河已与从前大不相同,河水在限制辽军上是有名而无实。因为,水浅时,牵起衣裳就能过河;水深时,乘船也可以渡过;冬季河水结冰,更是如坦途一样,想以水为天堑来阻挡辽军的铁骑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双方意见针锋相对,又都是朝廷重臣,皇帝也没了主心骨。从1088年起,一会儿是大兴工程回河,一会儿又下诏停工。终于回河的意见占了上风,东流分水工程陆续兴修,4年后,河水已大部分东流。可是,黄河东流不过5年,再次决口。河水向北冲出了一条新的流路,仍然在以往的"北流"入海的乾宁军附近入海,东流断流。黄河终于没有像统治者希望的那样在御敌中发挥作用。
    1642年,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围困开封。为解开封之围,官军在今开封黑岗口决开黄河大堤,水淹义军,而义军又在上游30里的马家口决河冲灌官军。结果两股水流入城,溺死居民数十万人,造成开封全城被淹的历史悲剧。
    1938年夏,蒋介石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西进,扒开郑州黄河花园口大堤,以水代兵,造成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水灾,在黄河、淮河间形成了黄泛区。
    1937年"七七事变",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,至1938年5 月,我国北平、天津两市和河北、山西、山东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已被日本侵略军占领,太原、上海和南京等城市也相继沦陷。5月19 日,徐州失守。日军已经控制了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东段,即将调集大批兵力沿陇海铁路西犯。开封吃紧,中原危急。
    为了延缓日军的西进,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一面炸毁黄河铁桥,截断交通要道,一面计划在郑州和中牟之间扒开黄河大堤, 以水代兵。方案拟定后,以电报形式向蒋介石请示。蒋介石立即批准了这一建议,军事委员会电令"在中牟以北的黄河堤岸选三个 点掘开堤防,让河水在郑州、中牟间向东泛滥,以阻止日寇西犯"。
    于是,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加紧实施扒堤方案。5月底,首先派出一个步兵团雨夜赶赴中牟县西北的赵口,执行掘堤计划。战区司令亲自督促实施。6月2日,用炸药炸开该堤段的护岸根石,大堤被掘开。但由于河水不多,决口两侧堤土坍塌,口门当即堵塞。于是,不得不在赵口以下1公里的大堤上另选一地决口,却仍是随挖随塌,也未能成功。6月5日,开封陷落,军事形势已非常严峻。于是又紧急命令在郑州花园口一带加紧扒决。新八师师长蒋在珍亲临现场指挥,并"选定八百名身强体壮的士兵编成五个组,两小时一换,夜间用汽车电灯照明,通宵工作"。经过3天3夜扒决,至6月9日,花园口河堤终于被掘开,黄河之水从花园口穿堤而出,奔腾直泄东南。其中,大部分沿贾鲁河经中牟、尉氏、鄢陵、扶沟以下经西华、淮阳至安徽亳县顺颜河到正阳入淮;另一 部分,自中牟顺涡河经通许、太康、亳县至怀远入淮。黄河洪水和淮河水在安徽怀远以下,横溢洪泽湖,而后分注江、海。黄、淮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黄泛区,造成了惨绝人寰的水灾。
    黄河花园口人为扒口,灾情之严重、受灾范围之广、影响之深远,均为中国近代水灾史所未有过。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黄泛区的灾害与善后救济的不完全统计,洪水直接波及和影响的泛区范围,从西北到东南长约400公里,宽30~80公里不等,计44个县(市)、5.4万平方公里被淹;淹死89万人,390多万人背井离乡,沦为难民。泛区腹地鄢陵、扶沟、西华、太康等县受灾尤为严重。房倒屋塌、人口死绝的村庄比比皆是。1946年,黄河回归故道后,中牟、通许、尉氏、扶沟、西华、商水等6县的人口总数只有灾前的38%。
    这次人为灾害,不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,大片土地荒芜,而且滚滚洪水把大量泥沙带入淮河流域,淤塞淮河干支流和湖泊,致使淮河流域连年发生水灾,给以后淮河的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,加重了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的灾难。花园口扒口后,黄河泛滥于黄淮之间广大的地区。后来,泛区两岸虽然修筑了防泛新堤,进行修守,但由于防御标准低,一遇较大洪水就决堤成灾,泛区内人民颠沛流离,无家可归。黄河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,不仅没有阻止日军的全线进攻,反而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。1938年10月,国民党从正面战场上继续溃退,武汉、广州相继失守,国家民族更加陷入危亡境地。
    三、黄河凌灾
    黄河流域冬季较为寒冷,部分河段要结冰封冻。特别是黄河上游宁、蒙河段和下游河段,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,每当春季开河时,常常造成凌汛威胁,凌汛决口时,洪水多夹带大块冰凌,其势凶猛,不可阻挡;加之天寒地冻,防护抢险十分困难。冰凌所到之处,树术拦腰削断,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。凌汛被历朝历代视为人力无法抗拒的"天灾",史有"凌汛决堤,河官无罪"之说。
    据史料记载,自1882年现行河道东坝头以下两岸大堤基本建成至1938年的56年中,发生凌汛决口就有25年,约80余处。1883年(清光绪九年),"正月十四五日,凌水陡涨丈余,历城境内之北泺口一带泛滥二处。又赵家道口、刘家道口各漫溢一处。……又齐河之李家岸于十六日漫溢一处",至二月,沿河十数州县,漫口竟达到30处。1929年(民国十八年)2月28日,在利津扈家滩漫决,淹没利津、沾化60余村,"水势浩荡,冰积如山,当年未堵,12月凌汛复至,附近村庄皆成泽国"。民国十五年至二十六年(1926~1937年),几乎连年凌汛决口。
    四、频繁的旱灾
    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、半干旱地区,降雨量偏少,水土流失严重,所以,与水灾一样,黄河流域的旱灾,也存在着灾情重、频率高的特点。从有历史资料记载至1945年,有大旱成灾记载的年份达1070余次。
    早期的流域大旱灾,记述不详,到了明清以后,关于黄河流域连续大旱的史料,屡见不鲜。1632年至1642年的明崇祯年间,黄河流域发生了历代罕见的、多年连续的特大旱灾,旱情从鄂尔多斯 毛乌素沙地开始,逐年向东、向南扩展。1638~1640年期间,旱情从黄河流域蔓延到大半个中国,无雨期长达17个月至19个月,黄河的支流汾河、沁河、伊河等多次干涸,干流在晋西南一带也出现局部断流。诸如"焦地流金,大地生烟,野绝青草,寸粒不收,雁粪充饥,骨肉相食,十室九空"等灾情的记述不胜枚举。
    清光绪年间,连续3年大旱,死亡人数达1300多万;1920年, 晋、陕、冀、鲁、豫大旱,受灾人口达2000万,死亡50万;在1942~ 1943年的大旱灾中,河南一省就饿死几百万人。
黄河流域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很不均衡。据史料记载,一年中旱灾、洪涝相继出现的年份很多。如1929年2月黄河在下游发生凌汛决口,8月伏汛期间又在利津决口,并改道入海。 就在这一年,黄河上中游青、甘、宁、蒙、陕等省(区)出现严重旱灾,"半年未雨","灾民流散,人相食",广大灾民挣扎在死亡线上。
    五、严重的水土流失
    黄河在上中游地区,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,由于黄土土质疏松、垂直节理发育,水土流失严重。早在人类活动以前,黄土高原就有土壤侵蚀。由于当时地面大部分有林草覆盖,土壤侵蚀轻微,不致造成严重危害。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省,曾经是周、秦、汉、唐等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。在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,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等西北地区,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,"山林川谷美,天材之利多"。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中描述盛唐时期陕、甘地区的发展情景,是"闾阎相望,桑麻翳野,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"。后来,由于人口的增加、战乱的破坏,加上自然灾害和乱垦滥伐,破坏了地面的林草植被,加速了土壤侵蚀,导致了陕、甘等西北地区的严重荒漠化,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制约。
   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,是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、农业生产水平低下、群众生活贫困、经济发展缓慢,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。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,形成地上悬河,也是黄河下游泛滥成灾、难以治理的症结所在。形成"越垦越穷,越穷越垦,越垦越流失"和黄河下游大堤"越加越险,越险越加"两个恶性循环。据统计,黄土高原每年因沟壑侵蚀约损失6000多公顷土地,占总耕地面积90%以上的坡耕地,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120~150吨,流失水量300~450立方米。严重的水土流失,使该地区成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。
    水土流失对土地的危害,主要是降低土壤肥力,破坏地面完整,加剧干旱发展等。黄土高原的坡耕地土壤遭受侵蚀以后,水、土、肥一起流失,以致土地日益瘠薄,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。据分析,黄土高原每年输送到下游的16亿吨泥沙中,含氮、磷、钾总量约4000万吨。侵蚀,不但减少了土壤中氮、磷、钾的含量,而且也使对农作物的增产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,如硼、锌等的含量大减,活性微量元素的不足,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,而且还影响农牧产品的质量。另外,水力侵蚀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,土壤持水能力变差,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受到阻碍,不利于根系发育和作物生长。风力侵蚀,刮走土壤表层的细颗粒,使土壤变粗,结构变坏,也不利于农业生产。新中国建立前,在丘陵沟壑区,一般年景坡耕地每公顷产粮300~450公斤,灾年只有150~220公斤,甚至颗粒无收。黄土高原之所以成为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,水土流失就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    黄土高原大部处在干旱、半干旱地区,降雨少,季节分布不均匀,农业生产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,而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加剧了干旱的发展。在缺乏植被的情况下,坡耕地表面的土壤受到暴雨的打击,土壤孔隙被堵塞,雨水下渗速度小,大量径流顺坡而下。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大,是造成干旱的基本原因。历史上由于战乱等原因,大肆破坏森林,引起水土流失加剧,造成生态环境恶化,又加重了干旱的威胁。根据黄土高原各地历史的考证,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,旱灾出现的几率也相应频繁。
    据统计,山西省在1464-1949年的486年中,共发生旱灾284次,平均不到2年一次。陕西省北部丘陵地区,水土流失严重,干旱灾害亦十分频繁,在1629-1949年的321年间,共发生旱灾131次,平均2.5年一次。不在黄土高原的山东省泰安县,旱灾出现的频率,随着县境内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加剧,也相应增加。从唐代到明永乐年间的758年中没有旱灾,从明永乐末年到清末488年中出现46个干旱年;民国时期的38年中,出现旱灾6 次,频率大大增加。
水土流失导致沟蚀的发展,将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,沟壑面积日益扩大,耕地面积日益缩小。黄土丘陵沟壑区,一般沟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沟长2~7公里,沟壑面积占土地面积的30%~ 50%,有的达到60%以上。
    高塬沟壑区的塬面被切割,主要是近1000~3000年以来发生的。据史料记载,甘肃省的庆阳县董志塬,唐代时南北长42公里,东西宽32公里,现在南北长大致如故,东西宽仅18公里,最窄处只有0.5公里。仅1千余年时间,由于这个塬两边马莲河西岸和蒲河东岸的蚕食,使塬的面积缩小到不及原来的1/2。据调查,仅宁夏固原县每年被吞噬的耕地就达330~400公顷,整个黄土高原因此而减少的面积更是惊人。
    长城沿线一带的风沙区、干旱草原区、黄土丘陵区,土地沙化和风沙埋压土地的问题十分严重。风沙区内的流动沙丘,每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3米左右,吞没大量牧场和农田。与风沙区紧邻的黄土丘陵区,已有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盖沙区。干旱草原区和风沙区中的固定、半固定沙丘,一旦植被遭到破坏,立即就地起沙,使原来的牧场变为沙荒地。据统计,仅陕西省榆林县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,由于沙漠南移,被流沙埋压的农田就有六 七万公顷。
    陕西榆林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接壤的毛乌素沙漠, 历史上曾是有名的"卧马草地",是元代成吉思汗晚年屯马和操练的地方。公元5世纪初崛起的西夏国的都城统万城,在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,当时没有风沙,水丰草茂。西夏国首领赫连勃勃曾说:"美哉!临广泽而带清流。王行地多矣,未有若斯之美"。但在统万城建立300年后,城下开始积沙,500年后城垣被深埋于沙漠中。
    此外,水土流失对河流的危害也很大。水土从坡面流失后,洪水泥沙即进入黄河干、支流,一是引起洪涝灾害,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;二是淤塞水库、河道,降低其蓄水、行洪和综合利用功能。这两种危害在黄河流域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,特别是洪水威胁在黄河下游十分严重。
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,其中大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,致使河道年均抬高约10厘米,年复一年,造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。这是造成黄河洪水决口的重要原因,每次决口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。黄河洪水威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"心腹之患",其根源就是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。
    水土流失还淤塞河道,影响航运。一般来说,在峡谷河段泥沙淤积影响黄河航运问题不十分突出,而在宁夏、内蒙古河套平原和黄河下游平原河道以及关中的渭河,航运兴衰同河道淤积的关系是很密切的。历史上很长时期这里的航运比较发达,特别是黄河下游,上自战国,下迄明代,与黄河沟通的有多条人工运河,构成黄、淮、海航运网络,当时是统治者赖以生存的漕运动脉,"漕运高船往来不绝"。但是平原地区的河道,均因黄土高原大量水土流失,泥沙不断淤积河道,致使运河消失,河道变浅。据《河南省志·内河航运志》记述,河南境内郑州黄河铁路桥至台前县张庄,河道长391公里,常水位时水深0.7-1.5米,枯水期水深只有0.6-1 米,河道宽浅,水流散乱,行船困难。黄河支流渭河下游,古代是连接黄河通向长安的运粮航道,《汉书》有"穿漕渠通渭","凿漕直渠自长安至华阴"的记载。到了唐代,仍是漕运必经之道,近代由于泥沙淤积严重,渭河下游已不能通航。